立足中国眼镜产业,展望全球贸易市场 参展:0577-85508266 参观:0577-85501270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原来香港眼镜业是这样的!

概览


  香港的眼镜公司擅长生产中高档眼镜框,主要是以代工生产(OEM)及原创设计(ODM)等模式,在中国内地厂房为海外买家及国际名牌制造产品。

  香港是2015年全球第三大眼镜及眼镜框出口地,仅次于中国内地及意大利。2017年首5个月,香港的眼镜、镜片及眼镜框出口总值为89亿港元,按年上升7%。欧盟及美国是两大眼镜市场,占本港整体眼镜出口接近60%。

  面对来自内地同业的激烈竞争,港商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以提升产品质素及设计水平,增强竞争力。随着技术进步,港商能以更轻巧耐用以及更环保的物料制造眼镜。

  时装及设计师品牌经常推出时尚前卫的眼镜系列,作为服装配饰。今天,眼镜框款式层出不穷,例如镜臂饰以浮凸醒目的品牌标志,以及镶有水晶、彩石、金属以及钻石等装饰,都是主要的设计特色。

业界特色


  香港的眼镜公司擅长生产中高档眼镜框,有能力承接小批量订单,并提供多元化的式样设计。制造塑料眼镜框向来是港商的强项,产品有手工醋酸纤维素眼镜框、无边尼龙眼镜框以及注塑眼镜框等;此外,港商亦提供以包金、铝合金、黄铜、不锈钢、银、钛及混合金属制造的金属眼镜框。

  本港大部分眼镜公司以代工生产(OEM)及原创设计(ODM)等模式,为海外买家及国际品牌制造产品或进行贸易。眼镜业是劳力密集行业,特色是产品周期短、款式日新月异及订货批量不大。部分港商如宝光实业(国际)有限公司已经分散业务,除制造眼镜外,亦于中国内地及海外市场分销及零售品牌产品,一些业者甚至开发及生产自家品牌眼镜。

  香港眼镜公司正面对来自邻近地区同业的激烈竞争,尤以内地的温州以及丹阳为甚。

  为减低营运成本及保持竞争力,不少眼镜制造商已把厂房迁移至中国内地,特别是深圳及东莞,当地的劳工及土地成本均低于香港。另一方面,市场推广、管理、融资及会计等高增值活动仍在香港处理。

  大型生产商投入大量资金,提升技术水平,例如购置先进机器及资讯科技设备,藉此提高生产效率及改良产品设计。他们借助3D CAD/CAM(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技术及建立CNC(电脑数据控制)生产线,提升设计水平及精简生产过程。例如3D头模以及设计数据库,都可以为客户订造切合亚洲人面形的眼镜。

  香港眼镜业有强大的辅助产业作为后盾,以供应制造塑料眼镜框所用的醋酸纤维素片,以及弹簧铰链、鼻梁托和镜臂等眼镜零件。其它产业如电镀及模具制造也为眼镜业提供所需支援。

香港眼镜出口表现







  根据最新数据,香港是2015年全球眼镜及眼镜框的第三大出口地,仅次于中国内地及意大利。2017年首5个月,香港的眼镜、镜片及眼镜框出口总值为89亿港元,按年上升7%。同期,欧盟及美国等两大眼镜出口市场共占本港整体眼镜出口58%,分别按年下跌1%及3%。中国内地及澳洲是另外两个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增幅分别达36%及79%。

  按主要产品类别划分,眼镜和护目镜,以及眼镜框架和装架所占比重最大,于2017年首5个月合计占总出口逾82%。另一方面,另外两个主要类别,即镜片以及眼镜框架和装架零件的合计比例,由2016年的14%上升至2017年1至5月的18%。

销售渠道


  在零售方面,全球大部分眼镜都是经连锁店及量贩店销售。不少生产商与海外买家直接接洽,当中包括大型连锁零售店。越来越多香港出口商透过授权协议,为私家品牌或国际设计师品牌生产眼镜。一些香港出口商与海外公司及品牌授权商组成策略性联盟,藉此巩固长远合作关系,发掘海外市场商机。此外,亦有香港生产商从事原创品牌(OBM)业务,向其它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及中国内地)推广自家品牌眼镜。若干规模较大的公司如于2011年开设eGG Optical Boutique眼镜店的宝光实业(国际)有限公司,已经涉足分销业务,在内地开设连锁零售店,若干公司更在欧洲、北美洲及亚洲各地建立分销网络。

行业趋势


  离岸外判:鉴于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供应商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海外眼镜生产商的业务重点已由生产转移至设计及品牌管理。部分生产商是品牌持有者或授权方,透过授权协议把生产工序外判至成本较低的地区,在当地生产眼镜零件或制成品。这样,生产商可以把更多资源投放于市场推广及品牌建立之上。这个趋势惠及一些香港生产商,他们通过授权安排,为时尚品牌和卡通人物版权持有者设计及产销眼镜框。欧洲及日本公司进行离岸外判的风气尤其盛行。

  拓展下游业务:一些眼镜企业在世界各地发掘下游发展机会,持续进行投资,拓展分销业务,推动业务增长。港商通过这种发展方针,大有机会控制整个供应链网络,直接向最终用户交付产品。内部管理及物流系统的支援,以及提高运作流程效率,是拓展下游业务的成功关键。

  注重设计、创新及品质:港商除了采取措施控制成本,也日益注重设计、技术创新以及品质管理,以保持竞争力。本港多家大型生产商已取得品质管理认证,例如ISO 9000、由香港工业总会颁发的「Q唛」优质标志(Q-Mark)等。每年一度的眼镜设计比赛,亦有助提高本港的眼镜设计水平及产品质素。

  生产原创设计及原创品牌产品:生产成本上涨对香港出口商构成重大挑战。原材料价格、工资水平及能源价格上升,抵销了规模经济产生的效益。为提升竞争力,部分港商拓展原创设计生产业务,藉此升级增值;有些业者更进一步,把业务焦点转移原创品牌,开发自家品牌产品,例子有新兴眼镜制造厂有限公司及雅视光学集团有限公司等。

  内地商机涌现:内地消费者对眼镜产品需求殷切,大约每3年购买一副,市场平均每年需求量达3亿副,前景秀丽。虽然内地眼镜连锁店的经营范围一般局限于大城市,规模亦远远不及外国同业,但是一些外国企业仍然希望与内地连锁店合作。与此同时,外国大型生产商如Luxottica Group及HAL Investments (Asia) BV,已藉着收购进入内地眼镜市场。

  环保趋势:由于政府收紧环保法例,眼镜业日益注重环保及可持续发展。例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协助雅视光学集团研发「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以减少废水排放,并为产品加入防刮花及抗磨损等增值功能,藉此符合法例要求和保持竞争力。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