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眼视光生态圈 参展:0577-85508266 参观:0577-85501270 English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要实现供应链目标达成,眼镜企业该怎么做?

大家好,承接着上一期的关于供应链目标达成的话题,这一期我们再细说一些工具和管理方法。有一些是通用的管理方法,其他部门稍微改一下也是适用的。

1.png

首先,我们的主题是目标,那么目标如何制定,我们在这里简单带一下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制定清晰、可实现的目标。它通过五个维度(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levant、Time-bound)帮助人们避免模糊或不切实际的目标设定,提高目标达成的效率。

1. Specific(具体的)

目标必须清晰、明确,避免模糊笼统。需要回答 “是什么”“谁来做”“在哪里做” 等问题,让人一眼就能理解目标的核心。

面例子:“我要提升业绩”(模糊,未说明提升什么业绩、提升多少)。

正面例子:“我要在 3 个月内,将个人眼镜成品的月度销售额从 5万元提升到 8万元”(明确主体、指标和具体数值)。

2. Measurable(可衡量的)

目标需有量化或质化的衡量标准,便于跟踪进度和判断是否达成。可以用数据、次数、百分比等指标体现。

反面例子:“我要提升产量”(无法衡量 “多” 的程度)。

正面例子:“我要每天生产300 付眼镜,每月生产7000付眼镜”(用数量来量化)。

3. Achievable(可实现的)

目标需具有挑战性,但又在能力范围内,避免因过于困难而放弃,或过于简单而缺乏动力。需要结合自身资源(时间、技能、资金等)判断可行性。

反面例子:“我准备做眼镜外贸,一个月内从零基础学会流利的英语”(超出常人能力范围)。

正面例子:“我准备做眼镜外贸,一个月内掌握英语基础发音和 100 个常用词汇”(通过每日练习可实现)。

4. Relevant(相关的)

目标需与个人或组织的整体目标、价值观相关联,确保所做的努力对更重要的方向有贡献,避免 “为了目标而目标”。

反面例子:“一名验货员的目标是“每天练习 1 小时绘画”(若与职业发展无关,则缺乏相关性)。

正面例子:“一名验货员的目标是“每周学习 5小时品质管理方法”(与职业技能提升直接相关)。

5. 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

目标需设定明确的截止时间,避免无限期拖延,同时帮助合理规划进度。时间应具体到日期或时间段。

反面例子:“我要完成项目报告”(未设定时间,易拖延)。

正面例子:“我要在 2025 年 8 月 15 日前完成眼镜样板报告,并提交给领导审核”(明确截止时间和交付对象)。

以上就是关于SMART原则的介绍。结合我们供应链部门的工作目标,我们来设定一些指标,比如出货准时率达到98%,供应商关键零配件安全库存水平达成率达到100%,库存天数控制在20天以内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协助是非常重要的管理部分。我们在做目标的时候,要兼顾集体和个人,本团队和相关团队的绩效捆绑。

我们给本部门同事定目标时,一定要把集体的目标放在首位,充分体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各项目标的比重分配上,集体部分占比不宜太少。个人指标上,要尽可能贴合实际,并且每个个人的指标也许会不一样。举个例子,采购的同事分管不同的供应商,供应商的出货准时率这样的指标,原材料和非标配件的供应商,实际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原材料生产标准化,大批量化,交期准确率是比较高的,非标件生产难度大,批量小,预测经常改变,准时交货率相对较低。按以上SMART原则,给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定目标时,要有所差别。

对整个公司来说,各个部门的目标设定也要做一些互相绑定。

比如生产计划和采购两个部门,生产计划部要完成计划指标,离不开采购部的努力,从选择供应商,跟催供应商出货,解决供应商交付的问题等等,都是为了最终完成计划的相关工作。每个部门的目标制定,都要尽可能的设置1-2个跟上下游工作相关的指标,这样公司的各个部门就能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

有了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各种数据报表来监控。常用的分析和表述方法,在Excel中都会经常用到,有一定办公室经验的朋友应该比较熟悉了。对刚进入职场的朋友,也许会有帮助,这里也简单说一下。

数据的监控,一般都会用时间线性来做一个趋势图,每周或者每月的趋势图,看数据的变化。供应链部门一般都是监控接单数据,出货数据,库存水平等等。

在比较大型的公司,也会对各部门,各成员,或者各供应商做对比。一般会用在能力评估上。

2.png

管理行为上,也需要做一些相应的安排。

对内,团队应该有一个周例会,或者月例会。不管多忙,这个管理活动都应该坚持的。管理例会上,尽量固定汇报的内容和次序,这样就不会遗漏。有ERP系统的公司,应该定时下载相关的数据,转化成相应的报表。

除了例会,也可以请团队的各成员,做周报,做周报相当于给大家一个自我监督的要求。成员在做周报的时候,应该要做到自我发现问题,自主寻找原因,自主找到解决方案,在周报或例会上,表达相关解决方案和进度。这样我们整个组织的行动力就会很强。

对外,我们供应链部门可以组织跟生产部的例会,或者参与生产部的例会。参加例会不能光听,也要准备一些书面内容的,比如计划的调整,后期预测订单的走势,缺料的情况和缺料比例的趋势等等。让我们生产车间更加理解供应链部门的工作情况。

对外还有一部分,就是供应商的管理。针对表现好的供应商,我们可以组织季度的会议,或者半年一度的会议。表现的好,不代表不需要沟通。我们通过会议,需要表达感谢,继续鼓励,可以分享一些未来的计划,让供应商多了解我们的情况,有必要的话可以提前做好产能和备料的准备。对表现不佳的供应商,我们要展示数据,有理有据的提出批评,同时要请供应商提交改善计划,并按时汇报。

刚才讲了一下横向的对比,也就是成员之间或者供应商之间的对比。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做末位淘汰制度。

团队成员需要合作,但也有竞争。做的好的同事,将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培养成管理的人才。能力不合适的成员,需要做针对性的培训,或者调岗,实在不适合做这个工作的,也只能考虑辞退了。

供应商的末位淘汰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引入更加优秀的供应商,让现有的供应商也有所压力。供应商的平衡计分卡能体现各方面的能力指数,表现不达标的供应商,需要逐步减少份额,停止新款开发,甚至终止合作。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