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眼视光生态圈 参展:0577-85508266 参观:0577-85501270 English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孩子眯眼就是近视?答案你可能猜错了

不一定。

在诊室里经常会有父母咨询:孩子在家看电视总是眯着眼,老师说在学校看黑板也老眯着眼,这是不是近视了呀?

有些父母直接自行判断肯定是近视了,就在周边的眼镜店给孩子配了眼镜,但过段时间发现配了眼镜,孩子的情况也并未好转!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42_769.png

孩子眯眼可能有5 种原因

1.真性近视

眼球发育过快,眼轴真的变长了。当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导致不能清晰成像,孩子就会不自觉眯眼——通过这种行为,给眼睛增加“景深”,减少光线散射,增强眼睛的屈光率,来暂时提高清晰度。这种情况多发生在 6-12 岁,尤其喜欢长时间近距离视物的孩子,比如长时间看绘本、玩平板、练钢琴等。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48_801.jpg

2.假性近视

如果孩子最近突然频繁眯眼,也有可能是睫状肌痉挛(类似肌肉抽筋)。主要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导致眼部“肌肉”抽筋,无法放松,晶状体厚度增加,就像相机镜头卡壳了。这种 “假性近视” 通过休息或者专业的视觉训练是可以恢复的,盲目配镜反而会变成真性近视。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49_976.jpg

3.散光

散光的孩子看东西会模糊重影,比如把一条直线看成多条直线。他们常歪头或眯眼,试图通过调整角度抵消散光影响。数据显示,全世界散光(定义为柱镜度数≤-0.50D)患病率为19.4%~72.4%,而同一标准下中国儿童青少年散光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46.96%~72.4%)[1]。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51_151.jpg

4.远视

很多人以为只有近视才眯眼,其实中高度远视(超过300 度)的孩子也会眯眼。因为他们看远看近都费劲,需要用力调节才能聚焦,时间久了还会揉眼睛、频繁眨眼。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52_367.jpg

5. 眼部疾病

倒睫(睫毛扎眼睛)、结膜炎、先天性白内障等问题,也会让孩子通过眯眼缓解不适。如果眯眼同时伴随眼睛发红、分泌物多、怕光,一定要及时就医。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53_350.png


孩子眯眼怎么办?

1.控制近距离视物时长

无论是写作业、看电视,还是弹钢琴、下五子棋,都属于近距离视物,建议这些活动每20分钟,就抬头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3-6岁孩子每天近距离视物时长不超过1小时,特别是电子屏幕的使用,每次不超过20分钟。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56_497.png

 2.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能促进多巴胺分泌,延缓眼轴增长。即使在阳台晒太阳、在小区跑跳,效果也比待在屋里好。注意避免正午强光,可戴宽檐帽防晒。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58_113.png

3.正确握笔和坐姿 

握笔时手指离笔尖1寸(约3厘米),胸口离桌子1拳,眼睛离书本1尺(约33厘米)。很多孩子近视不是因为看书久,而是姿势太近(不足20厘米)。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459_398.png

4. 定期检查

 从3岁开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半年做一次视力检查,记录屈光度数、眼轴长度等数据。眼轴增长速度是判断近视风险的关键:当儿童眼轴长度每年增长大于0.3mm 时,近视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2]。

微信图片_2025-09-29_141500_625.jpg

5. 专业检查,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立即去专业眼科医疗机构:

  • 看远处时频繁眯眼、歪头

  • 看书时越凑越近

  • 频繁揉眼睛、眨眼

  • 说看东西有重影、模糊

  • 眼睛发红超过3 天不缓解

通过全面系统的检查,判断孩子出现以上症状的真实原因再对症下药,不要盲目给孩子配镜,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视力损伤。

孩子的视力发育就像种小树,需要家长细心观察、科学呵护。别把眯眼直接等同于近视,也别忽视那些看似微小的视力信号。

数据来源:

【1】《浅析学龄儿童散光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

https://www.91xueshu.com/l-ykjblw/11302.html

【2】《近视前期发展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https://www.biomedrxiv.org.cn/article/pdf/display/bmr.202503.00025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