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设备加持的新型坦克亮相阅兵;雷军佩戴小米AI眼镜奔赴阅兵观礼台 ;苹果Vision Air头显2027年发布
01 陆战新型坦克震撼亮相阅兵大典,似有VR设备加持
今天上午阅兵中陆战装备的最大亮点,无疑是人送绰号“双离谱”的新型坦克。“双离谱”坦克的炮塔,显然是一个无人炮塔,炮塔里只有各种装备,没有成员。从阅兵现场来看,它只需要两个成员,其中一位戴着一顶非常科幻的头盔,似乎有VR眼镜加持。
VR眼镜看的是什么呢?这得更加仔细的观察坦克上的细节。
在炮塔上有很多大型的光学观察瞄准设备,它不再像传统坦克一样需要穿透炮塔的装甲把战场情况用纯光学的方式传输给成员,而是采用了全电子化的方式,直接通过电缆或者光缆把信号传给车体内的成员。这有点像国产新能源车的“透明座舱”概念,把分布于车体各处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信息合成到屏幕上,让驾驶员可以眼观六路。
再仔细看,炮塔四角各有一块不起眼的平板结构,那应该是四部相控阵雷达。
四面相控阵雷达,以前这是高端军舰的配置,它给坦克提供了超越光学的全方位信息感知能力。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敌人的无人机还是反坦克导弹,四面相控阵都可以做到远距离发现和跟踪,让新型坦克变身成为战场上的观察哨,变成在即时战略游戏里揭开地图黑幕的探路者。
有了强大的信息感知能力,防护就不再需要拿重甲硬扛了。新型坦克炮塔顶上有左右各四个“圆筒”,那是主动拦截弹,不管威力多大的炮弹和导弹,都可以被它在安全距离拦截。(新闻来源:果壳)
02 雷军凌晨3点就奔赴阅兵观礼台 佩戴小米AI眼镜前往
今日,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北京举行,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受邀前往现场观礼。清晨时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雷军便已踏上前往阅兵现场的征程,他透露自己是在凌晨三点多便动身出发的。
在观礼现场,雷军以一身得体装扮亮相,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佩戴着小米今年推出的重磅新产品——小米AI眼镜。面对镜头,雷军面带微笑,显得自信而从容。
图源:向阳视频
小米AI眼镜项目自立项以来便备受瞩目。据小米AI眼镜项目负责人李创奇透露,该项目是由雷军亲自拍板同意立项的。自产品发布以来,其销量表现远超团队预期,尽管备货量已经超过了行业内一半创业公司一年的量,但仍然迅速缺货,市场反响热烈。
李创奇对小米AI眼镜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希望在未来三年内,能够借助小米这一强大平台,推动智能眼镜产业链向前迈进一大步。他预计,届时小米AI眼镜的年出货量有望超过五百万台。考虑到中国已有7亿多近视人群,智能眼镜的市场潜力巨大,整体出货量甚至可能超过五千万台。
此次雷军携带小米AI眼镜亮相阅兵观礼现场,不仅展示了小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小米AI眼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新闻来源:站长之家)
03 消息称苹果Vision Air头显2027年登场:重量轻40%以上、售价腰斩
9月3日消息,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今天发布博文,曝料称苹果为解决当前 Vision Pro 头显存在的重量和价格过高问题,计划于 2027 年推出轻量化头显设备 Vision Air。
郭明錤透露苹果将重新设计 Vision Air 头显,重点优化佩戴舒适性与成本控制,其核心改进体现在大幅减重和降价两方面。
图源:9tomac
在重量方面,Vision Air 预计比 Vision Pro(600 克)轻 40% 以上,这意味着重量可能降至 360 克左右。
在售价方面,郭明錤称价格降幅超 50%,以 Vision Pro 3499 美元(约 24964 元人民币)起售价计算,Vision Air 起售价或为 1500 美元(约 10702 元人民币)。虽然仍高于 Meta Quest 3 等 500 美元竞品,但分期付款方案可能提升购买意愿。
为实现如此显著的成本削减,苹果可能需要精简硬件配置,潜在措施包括减少摄像头数量、采用低分辨率显示屏,甚至移除 EyeSight 外屏功能。郭明錤认为苹果需要平衡的关键挑战,就是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维持接近 Vision Pro 的体验水平。
市场方面,郭明錤预测 Vision Air 在 2027 年出货量将达 100 万台,显著超越现有型号不足 40 万台的成绩。这一数据表明苹果对轻量化版本的市场吸引力充满信心,试图通过价格和重量优化扩大 MR 头显的用户基础。(新闻来源:IT之家)
04 证券日报:产品量产交付驱动多家AI眼镜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
9月2日,证券日报发文称,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持续复苏,AI眼镜行业迎来良性成长。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截至9月1日,在AI眼镜板块的103家上市公司中,有48家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向好,多家公司在半年报中明确表示,AI眼镜产品已于上半年完成量产交付,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今年上半年,AI眼镜行业的核心突破在于产品属性的根本性转变。”深圳市湾众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邱思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AI眼镜正从传统的‘辅助工具’向兼具AI智能助理属性的‘随身终端’演进,这一转变让AI眼镜成为消费电子领域最具潜力的热门赛道。随着行业热度逐步攀升,下半年各企业的交付量或将进一步提升。”
据北京洛数合图科技有限公司(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的全渠道零售量为46.8万台,同比增长148%。
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多家产业链公司上半年实现业绩增长。例如,深圳市则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45.87万元,同比增长11.52%。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及,AI眼镜相关产品在报告期内已实现批量订单交付,为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带来新引擎;同时,公司新开发的AI眼镜类产品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眼镜产业链上市公司密集宣布产品进入量产交付阶段,这不仅意味着行业正式从技术研发、概念验证迈入规模化商用落地的全新阶段,更标志着产业成熟度的显著提升。更关键的是,量产交付也为光学显示、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企业,以及电池、精密结构件等供应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增量,从而推动其业绩提升,形成协同增长生态。(新闻来源:证券日报)
05 BleeqUp超影擎将亮相IFA展,9.5号海外发售
9月2日消息,致敬未知旗下AI运动眼镜品牌BleeqUp将亮相2025 IFA展,并于9月5日进行海外发售,9月16号国内上市发售。据悉,海外首批用户目前已陆续收货,标志着BleeqUp Ranger全面进入规模化市场推广阶段。
早在今年3月,该产品已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完成全球首发,产品概念和商业化进程早于Meta与Oakley合作推出的同类产品,展现出强劲的技术落地能力。
据悉,BleeqUp超影擎是致敬未知旗下运动科技品牌,由智能硬件老兵吴德周创办。 其产品NSVE x BleeqUp 4合1 AI运动拍摄眼镜,专为骑行、跑步、徒步等户外运动场景设计,创新性融合四大功能于一体:专业级运动护目镜、高清AI运动相机、开放式定向音频耳机及一键对讲模块。其核心AI算法可自动识别运动过程中的高光时刻,一键生成精彩短视频;同时搭载环境感知与危险识别系统,能够在监测到潜在风险时自动开启录像,为户外安全提供智能保障。产品独创的"四合一"设计,彻底解决了户外运动场景中用户多设备携带、拍摄繁琐、后期剪辑费时费力等刚需痛点,让户外运动更自由安全。
该先后斩获了德国红点至尊奖、MWC2025 十一项最佳展品奖等国际奖项,其技术路线更是被业界视为运动影像设备发展的新范式。市场反馈表明,这种“All in One”的解决方案正在重塑专业用户对运动装备的期待标准,为运动装备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新闻来源:致敬未知)
06 Rokid Glasses突破一百万美元众筹
国内智能科技品牌Rokid推出的Rokid Glasses已在国际众筹平台Kickstarter交出亮眼答卷——日前,据媒体报道,这款号称“全球最轻全功能AI&AR眼镜”的募资金额已突破100万美元,是上线 24 小时内筹集金额的两倍,吸引超过 2100 名支持者,后续增长势能引发行业关注。
如果 Rokid Glases 最近在 Kickstarter 上的表现能够说明问题,那么毫无疑问,市场对智能眼镜的需求将非常旺盛,这类眼镜不仅提供“纯音频”体验,就像雷朋 Meta 和最近推出的 Oakley Meta HSTN 眼镜一样。谷歌正在筹划这类产品,据传 Meta 也在筹备自己的产品。
如今,这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在 Kickstarter 上线不到一周,众筹金额已突破约 120 万美元。目前众筹活动还有不到40天,距离 10 月 10 日众筹结束还有充足的时间。
据悉,Rokid Glases采用 Qualcomm Snapdragon AR1 和 NXP 的 RT600,可驱动其双绿色微型 LED 显示屏,Rokid 表示可提供 1500 尼特的亮度 - 重量仅为 49 克,外形尺寸令人印象深刻。
该产品内置一个 1200 万像素摄像头传感器,拥有 109° 广角、低光 HDR 和数字视频防抖功能。支持多种拍摄格式,最高可拍摄 1200p 照片和 2400 × 1800 视频。
这款眼镜依靠 ChatGPT 和内置 LLM 进行查询以及实时文本和语音翻译,还提供诸如逐向导航、音乐播放和通过双 AAC 扬声器进行语音通话等功能。(新闻来源:roadtovr)
07 凯文・凯利最新预测:AI 眼镜将替代手机,“百镜大战” 序幕拉开
作为《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必然》的作者,凯文・凯利对科技趋势的预判向来被视为 “行业风向标”。近期,他在公开观点中明确表示:
“到了 2049 年,大多数智能手机将被智能眼镜取代。当数十亿人戴上这些智能眼镜时,看到的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叠加 —— 我称之为‘镜像世界’,它既是现实,也叠加着现实的数字孪生。”
这种 “镜像世界” 并非科幻想象:出门时,导航路线直接投射在前方街道;与外籍客户沟通时,实时翻译文字同步浮现在视野。相比需要低头操作的手机,AI 眼镜的交互更贴合人体自然感知,无需刻意调整姿势,就能完成信息获取与指令传递。
更关键的是,AI 眼镜具备 “生理级入口优势”:高频使用属性,远超智能手表、TWS 耳机等设备,为 “替代手机” 奠定了用户习惯基础。Al智能眼镜在功能和初期发展趋势上与TWS趋同,后续有望复刻TWS发展轨迹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35年Al智能眼镜出货量将从目前的百万级增长至近亿级。(新闻来源:AIRS产业研究)
08 荣旗科技:公司精密组装设备服务于Meta智能眼镜,检测装备服务于苹果智能眼镜
9月2日,荣旗科技(301360.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称,公司在智能眼镜领域已做深入布局,精密组装设备服务于Meta的智能眼镜,检测装备主要服务于苹果的智能眼镜。此外,公司今年达到量产阶段的新项目是散热片(VC)材料与模组的检测设备。
据了解,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检测与组装装备研发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基于光学检测、精密机械电气等核心技术,开发视觉检测装备、功能检测装备和智能组装装备三大产品线,在3C行业无线充电产品检测设备领域市场占有率超80%。
在果链新项目方面,公司围绕客户需求积极开拓检测装备全新应用场景,今年达到量产阶段的新项目为散热片(VC)材料与模组的检测设备。
对于半年度业绩及全年业绩预期,公司称虽半年度业绩表现不尽人意,但整体出货量和在手订单较上年同期呈上升趋势。上半年公司整体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0.08%;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35.34%。全年业绩最终取决于在手订单验收情况,投资者可关注公司届时披露的定期报告。(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09 OpenAI宣布11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Statsig:任命其CEO为应用技术负责人
9 月 3 日消息,今日凌晨,OpenAI 宣布将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产品测试初创公司 Statsig。
此次交易基于 OpenAI 当前 300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14 万亿元人民币)的估值,交易金额约为 11 亿美元(约 78.48 亿元人民币)。
据 OpenAI 安排,Statsig 首席执行官 Vijaye Raji 加盟后将出任 OpenAI 应用技术负责人,负责推动公司在人工智能产品上的发展。
OpenAI 表示,他将领导 ChatGPT 和代码生成工具 Codex 的产品工程工作,涵盖核心系统及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产品线。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 几个月前还收购了前 iPhone 设计师 Jony Ive 所创立的 io Products。当时的交易金额为 65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463.75 亿元人民币),宣称旨在推动 AI 硬件的开发。
据路透社 8 月报道,凭借核心产品 ChatGPT,OpenAI 在今年前七个月收入实现翻倍,达到年化 120 亿美元,并有望在年底前达到 200 亿美元。公司目前还计划以 5000 亿美元估值完成一轮员工股份回购,以增加流动性。
Statsig 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功能测试和上线标记工具。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已完成 1 亿美元融资。OpenAI 表示,交易完成后,Statsig 员工将加入 OpenAI,但仍将在西雅图办公室独立运营。(新闻来源:IT之家)
10 古尔曼:苹果机器人首席AI研究员跳槽至Meta,多名核心研究人员离职
9 月 3 日消息,彭博社马克・古尔曼今日报道称,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流失仍在继续。
当地时间周二,Meta 证实苹果机器人研究负责人张剑(Jian Zhang)已加盟其机器人工作室 Meta Robotics Studio。与此同时,苹果自研大语言模型团队又有三名研究人员离职。
知情人士透露,这三人分别是 John Peebles、杜楠(Nan Du)和赵萌(Zhao Meng)。据称,赵萌将前往 Anthropic,而另外两人准备加入 OpenAI。
他们三人均来自苹果基础模型团队。据称,该团队近期已流失约 10 名成员,包括其负责人,在苹果内部负责支撑 Apple Intelligence 平台的研发。
在此之前,该团队已有多名成员跳槽至 Meta,例如前团队负责人庞若鸣(Ruoming Pang)就因一份为期多年的 2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4.27 亿元人民币)薪酬工作离开苹果。
古尔曼称,苹果内部正在讨论是否应加大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而非完全押注自研模型。部分员工认为,Apple Intelligence 上线后反响不佳,以及可能转向第三方方案的消息,都导致团队士气下滑。
关于机器人研究,张剑在苹果领导的团队主要聚焦于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在相关产品中的应用。今年 4 月,其团队成员 Mario Srouji 已跳槽 Archer Aviation,负责人工智能产品。该研究组隶属于苹果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部门,与公司此前并入硬件工程部门的机器人产品研发团队分属不同体系。
彭博社报道显示,机器人技术已被纳入苹果未来的重要产品规划,包括一款带有可移动屏幕的桌面设备,以及用于零售和制造领域的机械臂。Meta 方面则在 Reality Labs 部门继续推进机器人相关研发,并在智能眼镜、人工智能功能以及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和硬件上进行投入。张剑将在 Meta 负责产品开发工作。
知情人士还表示,苹果人工智能团队的离职潮预计仍将持续,目前还有更多员工正伺机寻求可能的跳槽机会。(新闻来源: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