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加速布局AI智能眼镜,将投资Gentle Monster 1亿美金
根据韩国媒体Ked Global报道,投资银行消息人士周五透露,谷歌已与韩国奢侈时尚品牌Gentle Monster签署投资协议,将注资约 1450 亿韩元(约合 1 亿美元),获得其 4% 股份。此次合作聚焦于与Gentle Monster联合研发的Android XR智能眼镜项目。
据悉,2025 年,谷歌在 I/O 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与 Warby Parker 达成合作协议,承诺最多投资1.5亿美元与 Warby Parker 共同开发基于Android XR的AI智能眼镜。
谷歌已初步投入7500万美元用于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成本,另外 7500 万美元将以股权投资形式,在 Warby Parker 达到特定里程碑后投入。
这两起投资标志着谷歌时隔十年后加速布局智能眼镜赛道,并试图将科技设备重新定义为 “可穿戴的时尚宣言”。
▲Google I/O大会现场发布
2025年5月,谷歌在加州举行的年度 I/O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与三星电子联合开发Andriod XR 眼镜原型。这款眼镜由 Gentle Monster 和美国 Warby Parker 联合设计,三星主导硬件开发。
▲Google单目全彩显示AI智能眼镜原型机
科技与时尚的跨界联姻:从硬件突围到生态重构
Gentle Monster由金韩泰于2011年创立,现已发展成为在亚洲和美国都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奢侈品牌。
Gentle Monster以其概念设计的零售空间而闻名,其零售空间都有一个独特的主题,这些主题往往源于艺术、文化、科技、自然等多个领域的灵感,通过空间设计和陈列来诠释和演绎,让顾客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故事性的场景中。
▲Gentle Monster线下门店空间
作为以先锋设计闻名的潮流品牌,Gentle Monster 凭借大胆的廓形与未来感设计,在Z世代及全球名流中拥有极高辨识度——Blackpink 成员 Jennie 担任其全球品牌大使,美国歌手肯德里克・拉马尔、超模吉吉・哈迪德等均为品牌拥趸。
▲Jennie代言Gentle Monster
2024年,其运营商 II Combined Co. 营收达7891亿韩元,全球销售额占比 38%,营业利润突破 2000 亿韩元,较上年翻倍,目前企业估值达 3.6 万亿韩元,是 2020 年跻身 “独角兽” 时的三倍。
▲Gentle Monster运营商 II Combined财报
谷歌的投资策略清晰指向 “时尚化技术落地”:2025年5月加州 I/O 开发者大会上,谷歌与三星联合发布的XR眼镜原型机,已由Gentle Monster与美国眼镜品牌 Warby Parker 联合负责外观设计,三星主导硬件开发。
▲Andriod XR支持各种场景
这款计划 2026 年上市的产品将集成实时导航、AI 翻译及Gemini智能助手交互功能,其核心定位是 “让用户忘记佩戴感的时尚单品”,直接呼应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 “智能眼镜应成为穿搭一部分” 的理念。
十年蛰伏:从 Google Glass 的教训到生态化破局
此次合作暗藏谷歌对早期失败的深刻反思。2013 年推出的增强现实(AR)眼镜 Google Glass 因电池续航不足、机身过热、售价过高(1500 美元)等技术缺陷折戟,更因单侧显示屏、笨重框架及摄像头引发的隐私争议,被舆论调侃为 “科技怪咖的标配”,最终于 2015 年宣告项目搁置。
如今谷歌选择与时尚品牌深度绑定,本质是对 “技术美学化” 的战略调整:Gentle Monster 的设计基因将融入智能设备的科技感,而谷歌的技术储备(如 AI 交互、实时数据处理)则为时尚单品带来更多智能化的功能。
这种 “硬件 + 设计 + 生态” 的协同模式,正成为科技巨头切入可穿戴市场的新范式 ——Meta 已通过雷朋 Meta 眼镜打开局面,苹果、Snap 等亦在加速布局,其中 Snap 计划 2026 年推出的 Specs 智能眼镜,与谷歌形成直接竞争。
行业竞合:XR 赛道的时尚科技战争
当前 AI智能眼镜市场正呈现 “科技品牌 + 时尚 IP” 的联姻潮。各大科技场景已开启时尚眼镜潮牌的争夺战,然而时尚品牌的资源是稀缺的。
之前XR Vision工作室在AI眼镜联名潮,蜜月期后会不会分道扬镳?一文中有阐述过联名合作过程中,科技厂商与品牌的微妙关系。 目前看来眼镜品牌和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有几种:
1.浅层的提供配镜服务的合作。对于近视用户来说,要想佩戴AI智能眼镜,就需要额外配镜,所以很多传统眼镜厂商在不清楚AI智能眼镜市场空间之前,选择提供配镜合作。
智能眼镜厂商可以把客户导流到品牌眼镜门店。配镜服务本来也是眼镜厂商的业务。如果ARVR眼镜销量增长,配镜服务也能成为品牌眼镜门店不错的业务增长点。
2.作为智能眼镜的销售渠道。类似于博士眼镜等传统线下眼镜零售商,在诸多门店提供AI智能眼镜的体验和销售,解决智能眼镜最后一公里,布局未来。
但智能眼镜销售渠道转型过程面向挑战也不小,AI/AR智能眼镜目前大多是赔本赚吆喝,利润空间小,转化率低,且涉及产品的陈列、介绍、店员培训,售后等一系列环节,整体难度偏大。
3.推出联名款深度合作,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联合销售。Meta-雷朋眼镜就是该类合作模式,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Meta负责产品定义及研发,雷朋提供产品的品牌加成和销售网络。眼镜厂商有很好的产品ID设计能力,品牌和销售网络,这一块的价值是长期深耕市场的积累,不可替代性更强。
▲Meta深化与依视路陆逊迪卡合作,推出Oakley Meta联名款
目前传统眼镜市场饱和,竞争激烈,传统品牌眼镜厂商有很强动力去抓住这波机遇。但他们并不擅长做电子消费品,需要快速切入该赛道就要依赖于和智能硬件公司合作。而智能硬件公司,在智能硬件方面有更多的积累,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储备,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成立合资公司
但这样的合作关系也很微妙,后续品牌眼镜商可以寻找其他科技工作合作,或者自己组建团队研发。Meta和Google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Meta为了和依视路更好的绑定在一起,拿下了依视路5%的股权。Google也选择投资Gentle Monster和Warby Parker 。
4.智能硬件公司成为品牌眼镜厂商的ODM。这类较简单,为品牌眼镜厂商做定制开发,贴的也是传统品牌眼镜厂商的品牌。传统眼镜品牌厂商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自己承担所有的风险。智能眼镜厂商更多承担的是外包的角色,生意模式简单,风险较小,但是也很难获得超额收益。比较适合小型初创型智能眼镜厂商。
回归正题,谷歌与 Gentle Monster 的合作,既是对Rayban Meta及Oakley Meta模式的跟进,更试图以 “奢侈品牌 + 科技巨头” 的组合形成差异化 —— 后者 2024 年全球市场的高增速与设计话语权,为谷歌提供了从消费电子向时尚生活方式渗透的跳板。
此次投资不仅是硬件合作,更涉及到谷歌生态(如 Google Gemini、地图服务)与 Gentle Monster 零售网络的深度融合,为AI智能眼镜的场景化落地铺路。
-END-